近日,《广东省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首次将公共服务划分为基本和非基本两方面,率先提出推动“公共资源随人走”,不断健全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资源新机制,加快构建与人口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从人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10个方面提出了47项公共服务指标,描绘了全省“十四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蓝图。
10方面设47项公共服务指标
“到2025年,预计常住人口数达1.32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规划》从10个方面提出了47项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完成的公共服务指标,包括17项约束性指标和30项预期性指标,指出未来五年广东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
具体而言,到2025年,广东将统筹城乡区域的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机制更加成熟,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能够享有更加丰富、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公共服务供给的权责关系和公民个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规划》首次将公共服务划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普惠性非基本十大靠谱棋牌游戏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还明确了三者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规划》提出,基本公共服务要聚焦“均等化”,要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念深度融入政府治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区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城乡一体化,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
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格局更加稳固,普惠性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加速推进。公办机构的公益属性更加凸显,非营利性民办机构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价格更可承受,体验不断改善。
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服务要更加丰富。在政府保基本、多元促普惠的基础上,拓展个性化的高端生活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